首页 低温冰箱 医用冷库验证/冷链验证

医用冷库验证/冷链验证

发布时间 2023-01-31 收藏 分享
价格 面议
区域 全国
来源 医诺达冷链科技

详情描述:

验证操作程序 


一、目的:规定有关温湿度控制和监测、冷库、冷藏车、冷藏箱和保温箱等设施设备的添置、配备、验证及校准等技术方面的管理要求,使其安全、有效地正常运行和使用,以确保冷藏、冷冻药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二、依据: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及相关附录(附录五:验证管理)中的要求,确认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能够符合规定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并能安全、有效地正常运行和使用,确保药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各测试分项的验证目的详见本报告介绍。


三、范围:本规定在质量管理、储存、养护、装卸及运输岗位适用。 


四、责任:总经理、质量管理部、仓储部和运输部对本制度负责。 


五、程序:  


1、公司总经理负责应配置用于冷藏储存、运输工具(包括冷库、冷藏车、冷藏箱及保温箱)和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提供必要的运输条件来保证冷藏药品从收货到交付使用前的贮藏、运输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配备的冷库、温湿度监测系统以及冷藏运输等设施设备应可实时采集、显示、记录、传送储存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数据,并具有远程及就地实时报警功能,可通过计算机读取和存储所记录的监测数据。 


3、冷库、温湿度监测系统以及冷藏运输设施设备的验证应根据使用情况验证,确认和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应做到: 3.1 对于新投入使用和有改造的相关设备进行使用前验证; 3.2 根据验证报告确定的验证周期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验证,验证间隔周期不超过1年; 3.3 对超过验证报告确定的停用时限的相关设备进行超过规定时限的验证。 


4、质量管理部应根据公司冷库、冷藏车、冷藏箱和保温箱、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等设施设备的配备情况,按年度制定验证计划,根据计划确定的范围、日程、项目,实施验证工作。 


5、质量管理部、仓储部、运输队等部门在验证实施过程中,建立并形成验证控制文件,文件内容包括验证方案、标准、报告、平价、偏差处理和预防措施等,验证控制文件应当归入药品质量管理档案,按规定保存。 

5.1 验证方案根据每一项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分别制定,包括验证的实施人员、对象、目标、测试项目、验证设备及监测系统描述、测点布置、时间控制、数据采集要求,以及实施验证的相关基础条件; 

5.2 根据已制定的实施验证的标准和验证操作规程开展验证工作; 

5.3 验证完成后,质量管理部应出具验证报告,包括验证实施人员、验证过程中采集的数据汇总、各测试项目数据分析图表、验证现场实景照片、各测试项目结果分析、验证结果总体评价等,验证报告由公司质量负责人审核和批准; 

5.4 在验证过程中,根据验证数据分析,对设施设备运行或使用中可能存在的不符合要求的状况、监测系统数据设定的不合理情况等偏差,进行调整和纠正处理,使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能够符合规定的要求; 

5.5 根据验证结果对可能存在的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6、公司总经理对验证计划和验证控制文件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由质量管理部依据验证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实施验证。 

6.1 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在新投入使用前或改造后需进行使用前验证,对设计或预定的关键参数(如记录温度,温控范围等)、条件(如位置温度、使用的填充物数量等)及性能进行确认,确定实际的关键参数及性能符合设计或规定的使用条件。 

6.2 当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超出设定的条件或用途,或是设备出现严重运行异常或故障时,要查找原因、评估风险、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并跟踪效果。

6.3 对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进行定期验证,以确认其符合要求,定期验证间隔时间不超过1年。 

6.4 根据相关设施设备和监测系统的设计参数以及通过验证确认的使用条件,分别确定zui大的停用时间限度;超过zui大停用实现的,在重新启用前,要评估风险并重新进行验证。 


7、根据验证的内容及目的,以确定相应的验证项目。

7.1 冷库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 

7.1.1 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 

7.1.2 温控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 

7.1.3 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 

7.1.4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药品储存的影响; 

7.1.5 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分析; 

7.1.6 对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保温效果评估; 

7.1.7 年度定期验证时,进行满载验证。 

7.2 冷藏车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 

7.2.1 车厢内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和分析,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 

7.2.2 温控设施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 

7.2.3 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 

7.2.4 开门作业对车厢温度分布及变化的影响; 

7.2.5 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车厢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分析; 

7.2.6对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保温效果评估; 

7.2.7 对冷藏车初次使用前或改造后从新使用前,进行空载及满载验证; 

7.2.8 年度定期验证时,进行满载验证。 

7.3 冷藏箱或保温箱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

7.3.1 箱内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和分析,分析箱体内温度变化趋势; 

7.3.2 蓄冷剂配备使用的条件测试; 

7.3.3 温度自动监测设备放置位置确认; 

7.3.4 开箱作业对箱内温度分布及变化的影响; 

7.3.5 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的保温效果评估; 

7.3.6 运输zui长时限验证。 

7.4 监测系统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 

7.4.1 采集、传送、记录数据以及报警功能的确认; 

7.4.2 监测设备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确认; 

7.4.3 监测终端安装数量及位置确认; 

7.4.4 监测系统与温度调控设施无联动状态独立安全运行性能确认; 

7.4.5 系统在断电、计算机关机状态下的应急性能确认; 

7.4.6 防止用户修改、删除、反向导入数据等功能确认。


8、根据验证对象及项目,合理设置验证测点。 

8.1 在被验证设施设备内一次性同步布点,确保各测点采集数据的同步、有效; 

8.2在被验证设施设备内,进行均匀性布点、特殊项目及特殊位置专门布点; 

8.3 每个库房中均匀性布点数量不得少于9个,仓间各角及中心位置均需布置测点,每两个测点的水平间距不得大于5米,垂直间距不得超过2米; 

8.4 库房每个作业出入口及风机出风口至少布置五个测点,库房中每组货架或建筑结构的风向死角位置至少布置3个测点; 

8.5 每个冷藏车箱体内测点数量不得少于9个,每增加20立方米增加9个测点,不足20立方米的按20立方米计算; 

8.6 每个冷藏箱货保温箱的测点数量不得少于5个。 


9、确定适宜的持续验证时间,以保证验证数据的充分、有效及连续。 

9.1 在库房各项参数及使用条件符合规定的要求并达到运行稳定后,数据有效持续采集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 

9.2 在冷藏车达到规定的温度并运行稳定后,数据有效持续采集时间不得少于5小时; 

9.3 冷藏箱或保温箱经过预热或预冷至规定温度并满载装箱后,按照zui长配送时间连续采集数据。 

9.4 验证数据采集的间隔时间不得大于5分钟; 


10、对每个验证项目逐项开展验证后,实施人员并将所有验证数据保存,验证时如有现场照片的,也应留档保存。质量管理部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出具验证报告,实施人员在报告上签字,以确保所有验证数据的真实、完整、有效可追溯。验证数据及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11、验证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应当经法定计量机构校准,校准证书复印件作为验证报告的必要福建。验证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应当适用被验证设备的测量范围,其温度测量的zui大允许误差为?0.5℃。


联系人 岳经理
17346563727
上一条 下一条
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