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视神经萎缩主要表现是视力显著减退,可致完全失明。视野呈向心收缩,其缩小程度随视力减退而进展。瞳孔反应 亦随视神经萎缩之轻重而由迟缓至完全消失。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可有视盘苍白,边缘清楚,筛板清晰可见,晚期视网膜血管变细。继发性萎缩时视盘呈灰白色污白色或蜡黄色, 边缘模糊,视网膜动脉变细,视盘附近血管常伴有白色线条。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视神形态学改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的视神经萎缩一般都是由其他疾病发展或引起的,继发性的视神经萎缩在治疗上难度会大于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所以在治疗上出现了很多争议,但为保证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治疗产生的其他情况,很多患者还是会选择中药保守治疗,在中医上视神经萎缩是这样认知的。 治疗过程中,注重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古人云“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亏虚,肾精不足,气血不能上升,脏腑失调,经络阻滞,通光之脉道闭塞,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濡目,因之发生“青盲”(视神经萎缩),治疗我们多以肝肾为主,然百病之生,多发于气血,气血盛衰是一切眼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也是眼病转归和康复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视神经萎缩多由于脾肾阳虚,精微不化,目失温养,神光渐失。肝肾两亏或禀赋不足,精血虚少,不得荣目,致目窍萎闭,神光遂没。心荣亏虚,目窍失养,神光衰竭。情志抑郁,肝气不舒,玄府郁闭,致神光不得发越。此外,头眼部外伤,或肿瘤压迫,致脉道瘀阻、玄府闭塞亦可导致青盲。患者主要表现为患眼外观如常,视力渐降,终至失明。 在中医的专业角度,我们也会区分接受恢复患者的体质,如大致分为寒性体质和热性体质,根据不同体质相对调药和指定恢复周期。不同体质,身体情况也不同,为更好的让视神经萎缩患者接受优质的药效和恢复效果,进而会根据每位接受治疗的患者体质调配药物和剂量,使视神经萎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要认识各种不同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掌握郁邪的致病特点,通过不同的证候分析,明确病因类型用药恰当,药物调整及时加减,从而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积极的治疗。 使视神经萎缩患者提高视力,扩大视野,改善视功能。使视神经萎缩患者肝气得疏,气血畅行,目系得养,则视物复明。
联系人 | 吕浩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