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手机:13436628923同微 益视疏肝汤认为:视神经萎缩主要表现是视力显著减退,可致完全失明。视野呈向心收缩,其缩小程度随视力减退而进展。瞳孔反应亦随视神经萎缩之轻重而由迟缓至完全消失。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可有视盘苍白,边缘清楚,筛板清晰可见,晚期视网膜血管变细。继发性萎缩时视盘呈灰白色污白色或蜡黄色, 边缘模糊,视网膜动脉变细,视盘附近血管常伴有白色线条。 治疗经验 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目系(包括现代医学的视神经)内通于脑,又与心、肝、肾三经直接或间接相连,受五脏六腑之气血营养。当胜腑气血不足,心肝、肾三经有邪,以及脑售有病,皆能影响目系之功能而发生本病。 五脏与目系的关系如下: ①: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命也,心火露明百脉沸腾,血脉进行, 雅害空穷,故目晴不明。 ②肝:目窍系于肝,肝藏血,血荣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虚则血不足,不能荣于目系,亦能引起目视不明。 ③肾:目系属瞳神范畴,瞳神属肾,肾为水火真元,水火寓于瞳神之内水能鉴,火能烛,水火既济,目放光明。 ④脾: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土而上贯于目,脾虚则脏腑之精气皆失其所司,故而不能归明于目。 ⑤肺:肺主气,气脱者目不明,上气不足,目为之瞑。 余某,女,28岁,产后不久。两脉重按才得,细微如丝,面色苍白,形体瘦弱,症属血虚。头晕目眩,耳鸣少眠。近日目视大昏,眼前如纱遮睛,睛酸头胀,无法久视。两眼远视力皆为0.1,眼外无病,病在瞳神之内,防青盲之变。产后失血过多,百节空疏,故而致此。唯血损失,气亦随耗,阴阳互根,气血相为表里,故治当大补气血。 处方:益视疏肝汤加补,30剂(因身体比较虚弱故再服一个疗程30剂)。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经过: ①三诊:双目视瞻昏花,睛酸干涩。症属产后失血过多。前予补益气血之剂,目光大为好转。再宗上法。处方:益视疏肝汤加党参、黄芪,30剂(以后又连服1月)。 ②四诊:近日胃中不和,胸脘作痛喜按,舌苔白润,责之中焦虚寒。 治则温中散寒,佐以利气。治中汤,3剂(以后又服4剂)。 ③五诊:目视恢复正常,形体亦较丰满,唯脉仍感不足,当再予补益之剂以资巩固。归脾汤,30剂。 益视疏肝汤视神经萎缩治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视神经萎缩多因肝肾不足,精气耗损;或久病体虚,运化失调等引起气血不足、肝失条达而致。益视疏肝汤具有:疏肝解郁、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疏、舒肝明目、健脑益视调整脏腑功能等功效。针对性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视神经损伤、视神经压迫、视神经水肿等视神经问题。 第1阶段;疏肝解郁、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身体达到一个祛瘀散结疏通经络的状态。 第2阶段;补益脾肾,温阳开窍、益肝明目。脾主运化水谷,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 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因此中医注重健脾。 第3阶段;营养视神经,开窍明目,扩散视野从而慢慢让视力回升。
联系人 | 李客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