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 面议 |
---|---|
区域 | 全国 |
来源 | 亚投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详情描述:
(一)外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的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草案中引入了“实际控制”的标准。一方面规定,受外国投资者控制的境内企业视同外国投资者;另一方面规定,外国投资者受中国投资者控制的,其在中国境内的投资可视作中国投资者的投资。 对于外国投资,《征求意见稿》规定不仅包括绿地投资,还包括并购、中长期融资、取得自然资源勘探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特许权、取得不动产权利以及通过合同、信托等方式控制境内企业或者持有境内企业权益。 (二)准入管理制度 草案废除了外资三法确立的逐案审批制度,设计了与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外资准入管理制度。外国投资主管部门仅对特别管理措施目录列明领域内的投资实施准入许可,审查对象也不再是合同、章程,而是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行为。在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绝大部分的外资进入将不再进行审批。同时规定,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无论是否属于特别管理措施目录列明的领域,均需要履行报告义务。 (三)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为防止外国投资对国家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草案设专章规定了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安全审查的审查因素、审查程序,明确了为消除国家安全隐患可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并规定国家安全审查决定不得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四)信息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外国投资情况和外国投资企业运营状况,突出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督职能,草案规定了外国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外国投资者或外国投资企业对其投资经营行为,无论是否属于特别管理措施目录列明的领域,都要向外国投资主管部门履行信息报告义务。报告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草案区分信息报告的三种类别,即外国投资事项报告、外国投资事项变更报告、定期报告,规定了相应的报告内容和时限。 (五)投资促进制度 强化政府在投资促进方面的职能,是当前世界各国外资立法和政策的一个新趋势。为建立完善的投资促进机制和提高投资促进专业化水平,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征求意见稿》从投资促进政策、投资促进机构、特殊经济区域等方面对投资促进工作进行了规范。 (六)投资保护制度
联系人 | 杨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