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EM菌液按饲料量的0.5-1%直接喷入饲料中,边喷洒边搅拌,拌匀后即可饲喂。也可采用EM菌液饮水法。在交配前20~30天开始喂EM菌液饲料,母猪的产仔率提高30%~50%,母鸡产蛋率提高15%~25%并延长产蛋高峰期2个月。喂EM菌液饲料或饮水后,减少使用以至不用兽药,能使畜禽发病率降低70%以上。使猪黄白痢发病率降低64.2%,死亡率降低44.4%;鸡的平均死亡率1~6周龄降低了80%,7~20周龄降低了58.6%;鸽、兔、竹鼠的拉稀与顽固性下痢得到根除。 Tao-宝-shang-铺:益富源生物科技爱青春512 188-3822-7005(唯-信-同-号)加-微-信-送资料 Tao-宝-shang-铺:益富源生物科技爱青春512 188-3822-7005(唯-信-同-号)加-微-信-送资料 EM菌液 2.EM菌液发酵饲料喂法 要求自配饲料不含抗生素类药物,按EM菌液:红糖:水:配合饲料一1:1:35~40:100混合拌匀,在28~30℃条件下密封发酵5~7天,闻到酒曲香味时可用。经EM菌液发酵或处理过的饲料营养成分提高的幅度在10%~28%之间。35~80日龄仔猪日粮中添加10%~15%EM菌液发酵饲料,仔猪增重EM菌液饲料可使蛋鸡提前产蛋,料蛋比下降,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 3.EM菌液生产“绿色”禽蛋 采用10%EM菌液发酵料 90%基础日粮 EM菌液饮水,不用任何药品、激素和抗生素,完全生态养殖。一种经国家有关食品监测中心检测,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和激素、抗生素残留的禽蛋产品——“EM菌液鸭蛋”,于2001年1月在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研究中心渤海生态基地问世,成为我国种名副其实的“绿色”禽蛋。该基地从国外引进高产蛋鸭品种,采用有效微生物群(EM菌液)饲养,形成了这种优质健康鸭蛋产品。 4.EM菌液发酵鸡粪、鸽粪喂猪 鸡粪中含粗蛋白质28.7%,每千克干鸡粪营养相当于1.05千克蚕豆,必需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的含量超过玉米和大麦。鸽粪本身的营养价值等同于鸡粪,但鸽粪中混有15%左右的跌落的颗粒杂粮。回收含有杂粮的鸽粪发酵喂猪,效果比鸡粪发酵喂猪还好。 (1)EM菌液发酵饲料配方: ①干鸡粪50千克,米糠15千克,麦麸15千克,草粉(秸秆粉)20千克,EM菌液原露200毫升,红糖200克,水30千克。 ②干鸽粪65千克,米糠15千克,草粉(秸秆粉)20千克,EM菌液原露200毫升,红糖200克,水30千克。 (2)发酵方法:先除去粪中的毛、草等杂质,晒(烘)干粉碎与其他料混合拌匀,把红糖先放在2千克40℃的温水中溶解,加入EM菌液原露密封放置2小时,使EM菌液细菌激活,把细菌水倒人28千克水中再与饲料混合,把饲料装入大塑料袋内密闭发酵5~7天,发出酒曲香甜味即成。 (3)喂猪用量与效果:猪日粮中添加鸡粪发酵料20%~30%喂猪,每增重1千克可节省精饲料1千克。20只鸡排出的粪可代替1头猪1天30%的日粮。猪日粮中添加鸽粪发酵料25%~35%喂猪,节省精饲料30%而不影响猪的生长速度。40只鸽排出的粪可代替1头猪1天30%的日粮。 5.EM菌液发酵秸秆饲喂牛、羊 1000千克秸秆可转化为320千克精饲料(www.okbkwst.com)。具体方法:将1000千克秸秆平摊在水泥地面上,加入玉米粉4千克、豆饼(粕)粉2千克,搅拌均匀待用。将EM菌液原露250克、红糖250克(先溶化)倒入装有5千克清水的小桶中,密封放置2小时使EM菌液菌群激活,将已激活的EM菌液菌液泼洒在秸秆粉上并加入适量清水将秸秆粉拌至用手抓一把用力握,指缝间有水珠露出但不能滴出即可。将拌好的秸秆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装一层,压一层,尽量压实排出空气,装满后用双层塑料薄膜盖紧,四周边缘紧贴池壁处用泥土压紧封严,使薄膜紧贴池壁不透气。常温发酵低温度不要低于10℃,佳温度为20~35℃,冬季发酵14天以上,夏、秋季发酵7天以上。用EM菌液发酵秸秆饲喂牛、羊,适口性好,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可提高15%左右。 6.EM菌液发酵料饲喂肉兔 按每50千克肉兔混合料使用50毫升EM菌液原露的比例,先将等量的红糖(即50克)用温水化开(用水总量为混合料重量的30%)。将水、红糖、EM菌液原露依次倒人大盆内搅匀,再与混合料拌匀(注意湿度适宜),装人大塑料袋内密闭发酵5天,发出酒曲甜香味即成。在兔日粮中添加20%发酵料饲喂,幼兔在60天试验期未发现球虫病和肠炎病,生长发育良好,增重效果明显。 7.EM菌液稀释液喷洒圈舍 EM菌液原露1千克,加生水30千克,用来喷洒圈舍地面、墙壁等处,每平方米喷0.1~0.5升,每1~2周喷洒1次,可以有效减轻畜禽粪便臭、氨臭,减少苍蝇,净化环境,有利于畜禽健康生长。 8.EM菌液投放粪池法 先测算出粪池中粪便的总量,EM菌液发酵液按粪便总量的1%投放(即1吨粪便投入混合稀释的EM菌液菌液或稀释后发酵的EM菌液菌液10升),开始1~2周投放1次,以后1~2月投放1次,可有效减轻粪臭、氨臭。 9.产业化饲养场带鸡、带鸽喷雾消毒在饲养中,坚持隔天用EM菌液10~20倍稀释液带鸡、带鸽喷雾消毒,包括空气、地面、笼具、垫草喷雾消毒,不仅能消除臭味、氨味,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还能消除灰尘飘浮物,降低鸡、鸽呼吸道病的发病率。 10.种桑养蚕用ME菌液效益好 (1)用EIM菌液喷桑叶。取适量的EM菌液菌液在红糖水中发酵2小时后,再兑水500倍于下午4时后对采叶前或采叶后的桑园进行喷叶,喷过EM菌液混合液的桑叶大而肥厚且色浓绿,长势十分旺盛,桑叶增产25%以上。 (2)用EM菌液菌液喷桑叶喂蚕。EM菌液菌液在红糖水中发酵2小时后兑100倍冷开水,喷采回来的桑叶,边喷边搅拌,使EM菌液菌液均匀沾在桑叶上。春季少喷,夏、秋季多喷,以桑叶不滴水为宜。此外,喂5龄蚕时还可先将桑叶撒在蚕座上,再将EM菌液菌液喷在蚕座桑叶上,这种方法比较省工、省时。用EM菌液菌液喷桑叶喂蚕,蚕食桑快而干净,桑叶利用率提高20%以上,蚕消化功能好,蚕粪减少1/4。 (3)用EM菌液喷蚕体消毒除臭。用此法可消除蚕粪的臭味,优化蚕的生长环境和蚕农的工作环境。EM菌液菌液浓度为1:300倍。 (4)用EM菌液菌剂混合液保鲜桑叶。 将采回的桑叶摊在消毒过的地面上晾10~20分钟,让热气散尽后,用EM菌液菌剂1:100倍混合喷洒桑叶,然后用无毒塑料薄膜包好,放置12~24小时桑叶仍如同鲜叶一样,为蚕的良桑饱食提供了保证。使用EM菌液种桑养蚕成本低廉,且结茧率和全茧率高,茧层又白又厚。使用EM菌液种桑养蚕要注意: ①在EM菌液的消毒效果尚未确定前,要做好蚕房、蚕座、蚕体的常规消毒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②EM菌液兑水的浓度好按说明操作,浓度高会抑制桑叶和蚕的生长发育,浓度低则影响效果。每张蚕种一般要用EM菌液250毫升以上,否则难以产生好的效益。 ③给蚕添喂抗菌类药剂时必须与EM菌液混合液间隔8小时以上。因EM菌液本身是一种活菌群,稀释EM菌液用的水要干净,要求是未经杀菌、抗菌药物处理过的,好用井水。 11.EM菌液在黑豚、竹鼠养殖中的应用——去霉、除臭、防病、促长 (1)EM菌液直接饲喂法:按精饲料量的2%取EM菌液原露,兑水3倍直接喷入饲料中,边喷洒边搅拌,拌匀后即可饲喂。喂EM菌液饲料后,黑豚拉稀与顽固性下痢基本根除。 (2)用EM菌液喷牧草等青饲料喂黑豚、竹鼠。EM菌液菌液在红糖水中发酵2小时后兑50倍冷开水,喷采回来的牧草,边喷边搅拌,使EM菌液菌液均匀沾在草叶上,晾干后投喂,黑豚、竹鼠采食快而干净,青饲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黑豚、竹鼠的消化功能增强,排粪量减少1/4。 (3)坚持隔天用EM菌液20倍稀释液喷雾消毒空气、地面、笼具、垫草等,不仅能消除臭味、氨味,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还可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4)霉变饲料彻底去霉:取EM菌液原露兑水3倍直接拌入发霉的玉米粉中密封发酵5~7天,香味代替了霉味,达到品味如新的效果。 12.EM菌液在水产业中的应用 EM菌液渗入水体后,其有益微生物的群体作用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有害物质的生成,调节养殖环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氧气),促进养殖生态系中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的正常生长,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如将EM菌液拌人饲料投喂,可直接增强鱼类的吸收功能和抗病抗逆能力,促进其健壮生长。EM菌液中的光合菌还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氢、有机酸、氨及氨基酸,去除水中的亚硝酸铁,因而能使养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污染无害化。使养殖水体得到净化,改善水质。所以,EM菌液可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1)清塘放水前7天,每667平方米用10~20千克EM菌液原露代替石灰等均匀喷洒池塘,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石灰可杀死有益生物,不能与EM菌液混用。 (2)在放养前8~10天,每667平方米用5~10千克EM菌液2~3倍稀释液泼洒水面,开始15天1次,以后1个月1次。污染较重的地方,视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泼洒时间。 (3)EM菌液鱼饲料的制作:由于鱼饲料为颗粒状,可用较高浓度的EM菌液稀释液喷洒饲料,以喷湿为度。喷后马上投喂,否则就会散开。 (4)粪便的处理:投入鱼池的粪便必须先用EM菌液处理,EM菌液与粪便的比例为1:2001:300,两者混匀,存放7天后再投喂。鱼、虾和其他各种水产动物使用方法相同,使用EM菌液后均可起到清除腐败、净化水质、降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改善肉质、明显增产的效果。 (5)网箱养鱼应用EM菌液有两种方法:一是用EM菌液发酵饲料投喂;二是用EM菌液浸泡海绵等蜂窝状的物体,然后悬挂在网箱中间,通过鱼的游动使EM菌液不断地扩散。EM菌液悬挂物7天左右更换1次,可以使网箱的水体环境大为改观。EM菌液菌液EM菌液菌液EM菌液菌液 Tao-宝-shang-铺:益富源生物科技爱青春512 188-3822-7005(唯-信-同-号)加-微-信-送资料
联系人 | 刘女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