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 1.00元 |
---|---|
品牌 | 蓝薇硅藻泥 |
区域 | 全国 |
来源 | 长春市蓝薇硅藻泥有限公司 |
详情描述:
雾霾再也不可怕了,蓝薇硅藻泥告诉你 一夜的大风,吹散了笼罩在北京上空的雾霾,人们抱着喜悦的心情开始了新的一天,似乎已经忘了近几日雾霾带来的各种伤害和不便。为什么雾霾难治,首先是因为它时有时无、时轻时重,不像交通拥堵,每天都会感受得到,因此没有一个持续“警示”的动力。 但随着污染的加剧,大城市人“享受”雾霾的天数越来越多,此次北京连续一周的严重雾霾之后,似乎从中央到地方,真正感觉到了压力。雾霾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你可能用着昂贵的空气净化器,但你不可能永远呆在家里;你可能戴着高科技过滤口罩,但你也会面临吸入氧气不足和细菌侵袭的风险。 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就像饥饿和战争一样,一方面体现的是在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我伤害,一方面又提供了认识自己和超越自己的推动力。 大自然是有能力让不顾一切的膨胀付出代价的,所以只有尊重自然,尊重人类发展的每一个历史环节,才是深刻认识和治理环境问题的关键。 饥饿和战争 早,人类面临的大的生存挑战是“饥饿”和相互战争,但每一次“饥饿”或战争之后,人口会急剧减少;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减少后人均收入增加,生育率上升,人口又开始增长;可是人口增长后,人均土地和收入减少,使生存挑战越来越大,接着爆发战争,并使接下来的人口再次减少。人类就是在这样一个周期中不断循环,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这一循环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即: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没有足够的食物养活所有人),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消灭,增长;再消灭,再增长,如此循环了好几千年。 但是,正是由于一次次的生存挑战和战争危机,人类产生了强大的工具意识、技术意识、思想意识、领袖意识、战争意识等等,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人类对土地的“寻找”意识。在反复的生存与消灭当中,人类不仅在生产技巧、组织思想等领域取得了进展,而且不断的拓宽了地域生存空间。 亚洲打通了去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等。人类几乎占领了所有可以生存的陆地和岛屿,因而发生了各种迁徙,建立了横跨全球的各类人类聚居区。 随着全球各大陆被“探索”完毕,各大聚居区逐渐成形和固定,简单的,以寻找更多农业生存资料的时代面临危机。无论是在竞争当中成功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在没有全球性土地资源可以继续发掘的情况下,都面临升级技术,提高生产率的挑战,这一挑战直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爆发。 在工业革命之后,生产率飞速提高,全球性的生产资料开始流通、互补,人均收入有了颠覆性改变。数据显示,从公元元年至1820年的1800多年里,世界人均GDP只增长了50%。工业革命之后,而从 1820年到2001年的180年里,世界人均GDP增长了800%。 工业革命大的贡献是,人类突破了人口瓶颈,从而也战胜了“马尔萨斯陷阱”。但工业革命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生存挑战,从而也给人类的进步继续提供想象空间。 挑战雾霾 进入20世纪后,阻碍人类共同持续生存的挑战不再是有限的农业资源,而是不同的国家意识、种族意识、阵营意识、思想意识、信仰意识等,这些“意识”的不同直接威胁到一些人的生存,这也就导致了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两次规模空前的,利用了工业革命成果的战争虽然没有完全消灭国家意识、种族意识、阵营意识等,但基本上打通了各种意识之间的被动交流和强制融合,因此全球进入了合作大于对抗的时代,各类经济贸易活动、信息产业、交通工具、全球性组织等,得到了飞速发展。人类开始进入全球化和城镇化时代。 二战之后,世界人口迅速向城市和城镇集中,全球各种族之间也开始了互相交融,形成了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城镇化带来的,尤其是大城市雾霾问题,一度成了人类新的生存挑战。 1930年12月,比利时迎来了20世纪有记录以来早的大气污染惨案。在建有诸多重型工厂的马斯河谷出现逆温层,雾层尤其浓厚。在这种气候反常变化的第3天,这一河谷地段的居民有几千人呼吸道发病,有63人死亡,为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10.5倍。发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
联系人 | 郭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