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营养性添加剂 养扇贝怎样培养促进藻类生长

养扇贝怎样培养促进藻类生长

发布时间 2016-12-25 收藏 分享
价格 320.00
区域 河南省 - 郑州市
来源 河南好旺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详情描述:

       利用水产品微生态调节剂代替消毒剂和抗生素,不但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虾夷扇贝苗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可以减少海水环境的污染,并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无公害健康养殖的理念。笔者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金马海珍品养殖场利用水产品微生态调节剂进行虾夷扇贝的人工繁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1.产品微生态调节剂的来源与制备   ⑴   EM菌种:好旺农水产EM菌种,由光合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7类80余种有益菌复合而成。          ⑵培养水产EM菌原液:按照1:1:10(1瓶菌种:1公斤红糖:10公斤水)的比例接种,一般培养一个星期左右可以达到投喂密度。         ⒉亲贝与幼虫饵料培养         藻种购自辽宁省水产科学院,有小新月菱形藻、湛江等鞭金藻、青岛大扁藻3个品种,一级保护使用康威尔营养盐配方。种贝进入车间一个月前进行3级接种,前期主要培养小新月菱形藻,后期以培养湛江等鞭金藻为主,按照1立方米培育水体0.5立方米饵料水体来做准备。         ⒊虾夷扇贝亲贝培育         ⑴亲贝的来源:亲贝购自辽宁省长海县海域,为笼养贝,个体在10厘米以上,按照1立方米水体2个雌贝来做好准备。         ⑵亲贝的促熟:亲贝从海区运来后,先在自然海水中培养5天,自然海水为4℃。然后升至4.5℃,培养5天,再升至5℃,培养7天。5.5℃、6.0℃、6.5℃时分别培养5天,升至7℃恒温。饵料投喂前3天加入10(百万分比浓度)的光合细菌。同时投喂适量的鸡蛋黄、豆浆、海洋红酵母作为亲贝营养的补充。         ⑶产卵:经过35天的促熟培育,亲贝的性腺已经发育成熟,吸底镜检发现有卵,将亲贝阴干1小时,放入9℃水中,40分钟后开始产卵,泼撒适量的精液使其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每毫升20个,微量充气,每小时搅动1次,84小时后发育至D型幼虫。            二、虾夷扇贝幼虫的培育⒈D型幼虫的培育         ⑴幼虫的选优与培育方法:用300目筛绢拖网取上浮的D型幼虫,按照每毫升10个的密度培育,微量充气。选育时的水温为12℃,以后每天升0.5℃,逐渐升至15.5℃恒定。日换水2次,每次换1/3,每天投喂4次湛江等鞭金藻,日投喂量每毫升5000个~1.5万个。         ⑵水产品微生态调节剂的使用:提前3天在幼虫的饵料湛江等鞭金藻的藻液中投入每公斤5毫克的光合细菌,用以吸收多余的营养盐。幼虫培育池每次换水后投每公斤3毫克的EM菌。         ⒉壳顶幼虫培育         经过7天的发育,幼虫进入壳顶幼虫期,体长在170~180微米,此时期幼虫内器官基本健全,摄食量明显增加,在投喂金藻的同时,适量投喂扁藻、小新月菱形藻,日投喂量在每毫升1.5万个~3.0万个。培育密度每毫升7个为宜,同时加大换水量,日换水2次,每次换1/2。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水产品的微生态调节剂的使用量也适当增加,饵料的处理上光合细菌由每公斤5毫克增加到每公斤7毫克,幼虫换水后投入每公斤5毫克EM菌。         ⒊眼点幼虫与稚贝的培育         经过将近20天的浮游生活,幼虫壳长在230微米左右时出现眼点,这时候日换水2次,每次换1/2,幼虫密度每毫升5个。眼点幼虫个体长大,足慢慢伸出,当30%的幼虫伸足时投放附着基(聚乙稀网片)。附着后,幼虫的足、面盘、眼点器官褪化消失,鳃迅速形成,并分泌形成次生壳,即稚贝。这时饵料需求增长迅速,单胞藻如果供应不足,可适当增加海洋红酵母等代用饵料的投喂量,同时增加光合细菌和EM菌的投入量,分别投入每公斤10毫克。   

联系人 吕经理销售经理
86-0371-60000012 15290882028
河南郑州金水区花园路
上一条 下一条
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