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新疆天山岩画与凉山青铜器人物撞脸 11月6日,天放晴,天山冰雪开始融化,位于岩壁高处的岩画露出真颜。 凉山发现的青铜器“铜树枝”。 漫画版岩画 考古专家巫新华认为,岩画中小人所骑为骏马,并非怪兽。 由于凉山青铜器“铜树枝”与新疆天山呼图壁岩画的相似性,专家认为,“铜树枝”是数千年前新疆与四川文化交流的产物。 据考证,新疆岩画是塞人遗存,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而凉山青铜器的年代为战国至西汉年间。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还需进一步考证。 华西都市报记者 毛玉婷新疆摄影报道 11月7日,四川凉山彝族博物馆一个名为“铜树枝”的青铜器,意外地成为了考古专家的焦点,它原本不为众人所知,意外受宠是因为:其人物造型和一幅新疆岩画“撞了脸”。 29年前的夏天,远离尘世喧嚣的新疆天山深处,一座森然高耸的赭红峭壁上,一幅小人岩画饱经3000年风霜后,终在考古专家的发现下面世。长 14米、高9米,冰冷的石头上,镌刻着的300多个小人,手拉手地跳着舞。据考证,岩刻为塞人遗存,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专家认为,岩画上突出的性别意
识,展现了生殖崇拜。 大约在4年前,公安从盗墓贼手中缴获了一个人马树三合一造型的青铜器,送往凉山彝族博物馆后,有了“铜树枝”的名字。据考证,其为战国到西汉年间文物。 今年11月3日,中国社科院专家对比发现,铜树枝与岩画上的人物构图竟“严丝合缝”:小人都骑在马上,上半身都为三角形直线构图。专家由此认为,当年,新疆人顺着丝绸之路的路线,来到了四川。 11月5日,四川省考古院专家穿越两千多公里,踏过10厘米厚的皑皑积雪考证后认为:天山与凉山,在数千年前,一定存在文化交流。下一步,该院将进一步查阅现场,整理资料考证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 上海秦汉收藏隶属于上海森溪实业有限公司,是主营现代收藏品、高端商务礼品、字画、玉器、翡翠、紫砂等艺术品。并结合大众品味与贵族收藏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艺术品内涵与典雅设计结合,更具鉴赏,收藏,投资,馈赠价值。为扩大藏友精心打造具魅力的收藏投资藏品,成为一家让人尊敬的全球典范企业。推荐收藏网址http://www.qinhanart.com 接待员王先生13916189570
联系人 | 王永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