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拍卖图录 古币私下-拍卖-价格

古币私下-拍卖-价格

发布时间 2016-04-06 收藏 分享
价格 888888.00
区域 北京市 - 北京市
来源 上海沐笙艺术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详情描述:

古币私下-拍卖-价格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等钱币,以半两做为货币。即用秦国后来的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汉代所铸的方孔钱仍称半两,但重量不断减轻。如吕后二年(前186年)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前175年)减到一铢以下,称为荚钱。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又铸三铢钱。并于元狩五年(前118年)废半两,改行五铢钱,铸文五铢。这种五铢钱从东汉开始使用,各朝沿袭,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使用时间长、币值较稳定,成为我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钱币。  王莽称帝期间,实行宝货制,时称钱为泉,又增加了泉货六品和布货十品两套钱币。泉货六品又称六泉,是王莽宝货制中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和大泉。小泉直径六分、重一铢,值钱一文,上面有小泉直一文字。其他泉币的直径、重量、价值各不等。六泉都是不足值的钱币,但小泉和大泉两种钱币流通甚广。布货十品又称十布,也是王莽宝货制中的十种布币的总称,即小布、玄布、幼布、原布、差布、中布、壮布、弟布、次布和大布。小布重十五铢,长一寸五分,值一百文。其他依次递增一铢,长增一分,面值增一百文。大布重二十四铢,长二寸四分,值一千文,流通较大。其他各布难以辨认、极易混淆,流通不便。  中国古代钱币还经常以皇帝年号来命名,亦称年号钱。由五胡十六国的成汉国率先铸造。338年,李寿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为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年号汉兴。开始铸汉兴钱。不久,南朝宋于孝建年间(454年)铸孝建五铢,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495年)铸太和五铢。年号钱成为定制自宋代开始。宋代年号更改频繁,铸的年号钱也特别多。元以后,历代所铸的钱,基本上都是以年号命名的。如元代的至元通宝、明代的洪武通宝、清代的乾隆通宝等。  通宝,是中国唐以后钱币的一种名称,因铸文中有通宝字样而得名。在钱币上铸通宝字样,起源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而铸的开元通宝。开元通宝重二铢四垒,十枚重一两。从此,铜钱不再是重如其文,以重量来铸名了,改称通宝流通。钱币也真正开始成为货币符号,不再以货币自身价值来交换了。以后历代都沿用通宝,并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铸于币面。如后梁的开平通宝、南唐的大唐通宝、北宋的太平通宝,辽的重熙通宝、金的大定通宝、元的至正通宝、明的洪武通宝。而辛亥革命后广东、福建等地的民国通宝则是我国晚的通宝钱币。[2]  联系人魏经理:13524769825   qq:1502537413 

联系人 魏经理
13524769825
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丹巴路98弄7号楼5楼
上一条 下一条
电话联系